第355章 中西合璧式战列舰-《末代锦衣卫指挥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年西方国家还未掌握铁龙骨的技术,建造一艘一级战列舰,需要砍伐大量橡树,能够用来制造龙骨的橡树可是少之又少。一艘一级战列舰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,不亚于后世的一艘航空母舰。一旦被击沉,对整个国家的海军来讲,士气上的打击是致命的。

    而且一级战列舰数量稀少,远洋适航性也不是那么好,所以当年海战中,西方各国的主力战舰是三级战列舰和四、五级护卫舰。

    赵鹏建造的这艘岳飞号大型飞剪船,在吨位上完全就是一艘西方一级战列舰了,火力上介于西方的一级战列舰和二级战列舰之间,虽然火力略逊于西方一级战列舰一筹,可是速度快,适航性好,真打起来,完全可以暴锤西方的一级战列舰。

    岳飞号快速战列舰的重心很低,因此适航性非常好,而且不仅采取了西式的双层船板结构,还采取了中式隔舱结构,生命力方面,更是远超过西方的战舰。

    西方造战舰的材料是橡木,而大明缺少橡木,因此赵鹏以铁力木来取代橡木建造战舰。铁力木其实是红木的一种,在后世一套红木家具都是奢侈品了,更别说拿红木来造船,那是何等的奢侈。铁力木造的船,其实坚固程度甚至超过了橡木。

    但是铁力木也有个缺点,就是太过于坚硬了,一旦遭到重磅炮弹攻击,内层船板容易崩落,崩落的船板会像弹片一样造成船内人员伤亡。而西方的橡木则比较柔韧有弹性,不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
    为了缓冲炮弹的冲击力,在建造该船的时候,在内外两层船板中间,还夹入了一层软木层,这样这艘战舰遭到敌军炮击的时候,中间的软木层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,这就很好的保护了船体。这其实相当于最早的复合装甲了吧。

    所以说,把岳飞号称之为战列舰,一点都不过分,完全可以担得起这个名号。

    岳飞号快速战列舰一路往北,以十六节的全速朝着胶东半岛方向航行。这次这艘船上,除了自身的武器装备之外,还给胶东运去了两千杆鲁密铳、五百杆斑鸠铳和大量的弹药。

    这次航行,并不打算在胶州湾停靠补给,因为岳飞号吨位大,船上自己携带的补给足够航行一个星期还有多的,而且在船上还能自己生产豆芽和豆苗,让船上的官兵们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。

    岳飞号上层甲板上,摆放着一口口方块形的木盆,木盆内栽培着豌豆和黄豆,黄豆发芽了,就种出黄豆芽,豌豆发芽了,就得到鲜嫩的豌豆苗。

    甲板上还养着鸡鸭和猪羊,可以是到新鲜的蛋类和肉类食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