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纸币的流通-《末代锦衣卫指挥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既然有这样的先例了,朝官们拿到了纸片当俸禄,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更何况,这些朝官们本来就不是依靠俸禄来生活的,倘若大明的官员都只依靠俸禄没有别的收入的话,每一名官员都要饿死了。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大明的大清官海刚峰,为官多年穷得连肉都吃不起,只能自己在家里种菜养鸡。一次海瑞母亲过生日,他买了两斤肉,结果惊动了督师胡宗宪。

    胡宗宪曾在开会的时候,与众多官僚玩笑,语人曰:“昨闻海令为母寿,市肉二斤矣。”

    听起来一名四品的知府年俸禄有二百八十八石大米,按照这时候的大明物价,折合银子也有七百多两了。可是大明的官员的衙役、师爷、轿夫、车夫都是知府自己掏腰包养活的,就那么点银子,又要养活衙门里的人,又要打点上面的,若是只有俸禄没有额外收入的话,想想都知道日子有多么不好过了。

    所以说,这些大明的官员们根本就没指望这些俸禄能够用出去,拿到手头的纸片,又听说今年军饷都是发的这种东西,大头兵们排队把银号的门槛都给踩坏了,结果还是换不到现银,于是他们心中想着,罢了罢了,就当成今年没拿到俸禄吧,反正家里也不差这点钱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官员们的俸禄怎么说也有几百两银子啊,就这样弃之不用岂不可惜?尤其是清水衙门翰林院,那些翰林们可是没有任何灰色收入的,全靠朝廷的俸禄生活,俸禄肯定是不够用的,就靠着家里补贴。

    穷翰林们可舍不得把这些纸片当成废纸丢在家中弃之不用,而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拿着小额银票去银号兑换现银。

    结果排在前面的官员们换回了白花花的现银,而后面的官员们排不上队,无法换回现银。后来听说这些小纸片可以直接购买年货商品,于是他们抱着试看看的态度,果然换回了年货。

    “看来,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真的可以直接用啊!”买到了年货的翰林们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其实这段时间下来,商人老板们早已习惯了这些小纸片了,毕竟每天都要去兑换十分麻烦,而且还不一定排上号。而这些纸片反正可以兑换真金白银,所以也能放心大胆的用。

    当然有人担心,这些纸片会不会和当年的大明宝钞一样最后变成废纸。得到的回答是,不会和大明宝钞一样变成废纸,因为这不是宝钞,而是银票,可以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银票,十元钱的小额银票可以换到十两银子或者一两金子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