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最终,他还是被林星一肘挤开了。 林星杀了进去,开拓者那边,奥蒂斯·索普冲上来给了个补防。 遇补防,林星的第一反应就是传球。 但…… 他一个急停,转身靠住索普,来回张望的时候,就发现—— 所有的对手都对准了自己,但没有一个是防守失位的。 也就是说,这群人的目的,并不是夹死林星。 而是完全切断林星的传球路线,以及…… 在切断林星的传球路线之前,用伪联防保证林星身前永远能有一个防守者。 电光火石之间,林星已然明白开拓者真正的目的了。 “乔丹法则啊……” 当然,不是原版的、活塞坏孩子军团的乔丹法则。 开拓者的乔丹法则,不包括对林星使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。 即,“每次乔丹一到篮下,我们就把他扔出去。” 开拓者的防守动作没这么大,他们知道,这年头还像坏孩子军团那样防守,那就是不知道“屎”字怎么写。 更别提,林星还是个有哨的哨爷了。 对林星用恶犯,那估计半场比赛没打完,开拓者就得来一句:什么,教练正在热身?! 所以,开拓者的乔丹法则,就是纯粹的乔丹法则。 防死林星的四个队友,然后用联防保证林星身前永远有一个防守者。 这么做得目的就只有一个——消耗林星。 毕竟常规赛,林星可是有着单砍74分、一己之力带队赢球的表现。 开拓者不得不防…… 因为没能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开拓者的意图,林星的这一攻打死了。 传球是不可能传球的,即便他的传球水平再怎么精湛,也没法在对手都小心提防的情况下,把球送出去。 安全球什么的,也不是林星愿意传的。 不过主要原因是,进攻时间不多了。 没有传球,林星就只能中距离翻身,拔了一个。 哐当! “奥蒂斯·索普的补防很及时,在他的防守下,斯大的中投没能命中。” “开场,手还没热,可以理解……” 马特·古迪卡和马夫·阿尔伯特各种分析,压根就不知道,林星根本就不是什么手没热的原因。 若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开拓者的意图,这球他说什么都不可能停的。 说白了,就一奥蒂斯·索普,力量上能和自己对抗一二,但速度爆发完全不是对手。 林星真想过他,还不是随随便便,轻轻松松? 马特·古迪卡和马夫·阿尔伯特并不知道这一点,场边,p.j.卡列西莫也不知道这一点。 开场的第一防就取得了成功,卡列西莫咧开了一张嘴,拍着手掌,似乎是看到了成功的希望。 篮下,白瘦的杜德利抢下篮板,开拓者的反攻。 前场,罗德·斯特里克兰停球,对上了狂人。 以林星的理解,他觉得他不该换防克利福德·罗宾逊,他应该防的还是斯特里克兰。 别看罗宾逊是开拓者的头号得分手,但斯特里克兰才是开拓者整个进攻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。 场均18.9分仅次于罗宾逊,场均8.8个助攻才是关键。 罗宾逊只是个得分手,而斯特里克兰是开拓者的进攻核心。 哪怕是滑翔机还在,也是如此。 “或许,老尼尔森只是觉得狂人防不住克利福德·罗宾逊吧?” 林星盯死了罗宾逊,正面,斯特里克兰却要了个挡拆。 靠着索普结实的挡拆掩护,他甩掉了狂人,杀到三分线内一步,却对上了罗德曼的补防。 这个时候,罗德曼的一举一动,就凸显了他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有抢篮板。 “身高臂长的丹尼斯·罗德曼封死了罗德·斯特里克兰身前每一寸的空间,斯特里克兰假投之后,只能收球继续往里突,但他已经没有空间了。” 如果把罗德曼放到二三十年后,他就是小球体系里最佳的中锋人选。 篮板、补防协防,无所不能。 什么大防小,对他而言,手到擒来。 就像这个球,他防的斯特里克兰举步维艰。 一转身想传球,却发现,他已然身处和前一个回合的林星相同的窘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