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三章 劝学诗和教育改革-《三国: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毕竟义务教育不单单是几座学堂而已,这后面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,这一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,如果你们要跟着我来,那就来吧。

    “呵呵,琰儿,一会要帮父亲好好灌灌你夫君。”

    “琰儿才不会呢,是吧,文姬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袁术招来了田丰和荀攸。

    “元皓,公达,我欲筹建大学,同时在幽冀两州创办学堂,推行义务教育,免费教导适龄儿童。”

    听到袁术的话,田丰眉目之间满是兴奋,荀攸则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“主公,此乃大善之举,义务教育能够为民启智,民智则国智,我替两州民众谢过主公了。”

    田丰向袁术深鞠一躬。

    “元皓不必如此,公达,你有何话说?”

    田丰的反应在自己预料之中,但是荀攸的反应却是让他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“主公,您可知大汉为何被称为世家的大汉吗?”

    “因为知识。”

    荀攸的话却是让袁术一愣,但是他想了一下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对,没错,就是因为知识,因为世家掌握了大汉之中绝大多数的书籍,这些是传承古今的力量,

    正是因为掌握了这股力量,他们才能拥有决定王朝走向的能力,而主公现在要将这种力量扩散出去,您知道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吗?”

    荀攸一边皱着眉头,一边向袁术说话。

    “后果是什么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的却有一点,民智则国强,

    知识就是力量,启智的民众越多,出现人才的几率也就越大,人才越多,我们也就越强大。”

    袁术也知道荀攸的意思,愚民政策是各朝各代统治层惯用的手段,唯有民愚他们的统治才会长久,才能最大限度的压榨民众的价值,供他们所挥霍。

    这些不是袁术想要的,他从现代回来的,对于古代那些根本不感冒,他要做的便是开民智,鼓民力,将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带到东汉来,打造一个更加智慧的大汉民族,一个屹立世界之巅的汉族。

    “但是主公这样做,有想过各地世家的想法吗?他们自己都有私塾,断然不会任由学堂去收纳当地适龄儿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