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缓缓图之(求订阅)-《拼搏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太东警察学院相当一部分从泉南搬到大学城,新校区位于中心路口东边,距离艺术学院不算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大东工业大学与省大完成合并,部分专业搬迁到了大学城校区。

    曾经有人说五道口是全宇宙中心,或许用不了太久,文化路和学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,能成为太东省的中心之一。

    财政学院与经济学院重组而成的财经大学,艺术学院,体育学院,新搬迁过来的警察学院,师大和省大以及附属中小学,中心路口附近聚集了十几万学生。

    还有庞大的教职工群体和搬过来的部分家属群体。

    其中市场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北边的创新港和西边的工厂区,朗朝集团招聘和搬迁过来大批员工,还有像吕氏餐饮集团这样开始扎根在大学城的公司出现,东边的商务中心有晚报社很快要搬过来,已经有一大批人手过来打前站。

    附近有上班族开始出现,并且逐渐成为强力消费人群。

    另外,紧挨路口的学府文苑,财经大学南边的花苑小区,创业港北边的新世纪家园等小区,因为省大师大附属学校的关系,整体入住率达到五成,有产者居民的消费市场也在增长。

    进入九月份,中心路口这边的各个商铺,火爆程度远超暑假以前,麻辣烫和汉堡皇俩店面加在一起,日均营业额能达到4万。

    尤其汉堡皇,因为食物餐点便于携带,业绩增长速度完胜麻辣烫。

    县城的两处店面,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和宣传,热度和业绩也有所增长,即便人员相对分散,不像中心路口如此聚集,俩店日均营业额相加也达到了1万5。

    这个竞争远远谈不上激烈的年代,做生意的消费者环境,比起十几年后好太多了。

    十几年后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就会闹得满城皆知。

    现在,哪怕像程立峰那样,负面影响其实也只局限于一小撮人当中,用不了就会被人遗忘。

    不止是餐饮店面,吕冬与王栋合伙投资的网吧公司,生意同样好到爆。

    大学城的俩店,甚至达到等待上机的人快跟上机器多的地步了。

    王栋也跟吕冬商量,准备在大学城开第三间网吧。

    位置偏一些不要紧,因为学生根本不在乎。

    杨烈文制定的商业扶持政策和不断加大力度的招商引资,大学城的人气暴涨,吕冬也准备在大学城开第三间店铺,位置就选在创新港一号楼一楼的商铺,他与省大方面搞定租赁手续,很快就会开始装修。

    这是一家纯粹的火锅店。

    很多设备、桌椅和厨房用具都是现成的,从乔家村南边的水泥厂仓库里拉过来就能用。

    创业港有十几栋商业大楼,北边还有个仅比学府文苑小一号的居民小区,未来同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。

    吕氏餐饮公司准备在这里开一个吕氏火锅店,

    经过市场调研和初期的发展,以及县城火锅店的实际运营之后,吕冬准备将麻辣烫和火锅业务彻底分开,餐饮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都会以三条腿走路。

    所以,进军泉南市场,三项业务都会陆续开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