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每年到了种田的季节,他就扛着锄头、担着水桶、下地种菜耕田。 让天下百姓看看,满洲人当皇帝和汉人一样,都是提倡务农的。 于是,这个习俗便一代代传了下来。 康熙年轻的时候,就算孝庄太皇太后生病。 到了日子,也要带着皇后和妃嫔下地亲耕。 并且,他还在西苑修建了丰泽园,每年都会在那里亲自耕作。 收获的粮食一部分用来祭祀,一部分用来恩赏。 他老人家种田,肯定跟老百姓种田不一样,有很多人围观的。 最多的一次,据说有上万人观看。 不仅如此,康熙还培育出一种新的水稻品种,叫做御稻米,结束了北方不种水稻的历史。 这相当于现代的袁隆平了。 若音在想,四爷说是说大清第一闲人,过着田园生活。 其实就是深知康熙喜欢什么,所以他才做这些,投其所好吧。 片刻后,等到祭拜好神,点好了香,就听一个长者高声念了句吉祥话。 “秬秠三种黎白黄。稷粟坚好硕且香。糜芑大穗盈尺长。五菽五豆充垅场。” 然后,四爷和几个农学士,便依次给各地知州教学。 无非就是告诉他们种各种农产品的时候,需要注意什么。 还有,把他们最新研究的十余种肥料,分别讲解给他们听。 并且发放给他们,还要教他们怎么做这些肥料。 既然还没到下地的时候,若音几个干坐着也不是事儿。 便带着奴才,去居所歇息了。 一路上,倒是瞧见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,还有家禽。 居所是一处普通四合院,奴才把她们带到四合院后,就道:“四福晋,这便是您和四爷,以及两位侧福晋的居所了。” “啊?我们全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吗?”年氏问道。 “回年侧福晋的话,因为这次情况特殊,农场地方有限,还有不少官员也要在这住下,便委屈几位挤一挤了。”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《福晋有喜:四爷,宠上天!》,微信关注“热度网文或者rd444”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(3/3)页